
刘爱东导师组见面会
周三下午,我们与刘爱东老师一起召开了导师见面会。老师首先强调了医德的重要性,作为医者,品德是行医的根基,要始终心怀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接着谈到中西医并重,二者并非简单结合或配合,更像是各展所长,如同化学反应与物理加减的不同作用,能为患者带来更全面的诊疗。
关于人才培养,老师提出要培育全科医生,注重基础、全面发展且广泛涉猎,做到扬长避短。中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集中国古代医理之大成,这让我对中医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倍感自豪。老师还探讨了脉诊是测证还是测病的问题,引发我对中医诊断方法的深入思考。
此外,老师还指出兴趣是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带来价值感、骄傲感与责任担当,这激励我要以兴趣为指引,在医学之路上持续探索。最后老师提到的中庸之道,也让我领悟到在行医和为人处世中,要把握平衡、适度的智慧。这次见面会,为我今后的医学学习与从医之路指明了方向,也让我更坚定了投身医学、传承与发展医学事业的信念。
——2023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石诗怡
与刘爱东导师的此次见面,为我在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探索之路上点亮了明灯,让我对医者使命与专业发展有了更透彻的思考。
导师开篇便聚焦“医德”,强调作为医学生,除了掌握精湛的医术,更要心怀仁爱,尊重每一位患者,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患者的身份地位如何,都应一视同仁、全力以赴救治。作为医学生,同时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技术是“术”,医德是“道”,唯有以“敬佑生命”为初心,在问诊时多一份耐心、治疗时多一份细心与耐心,才能真正践行医者的责任。
谈及“中西医如何结合”,导师打破了我“简单叠加疗法”的误区。他指出,结合的核心并非简单的叠加。作为医学生,本科阶段要先分别扎牢中医与西医医学的专业知识框架。牢牢掌握之后,在临床中思考,如何根据患者病情,做到中西医结合,让二者实现在治疗中真正互补。关于“守正”,导师的话更让我明晰方向。他说“守正”是守住中医的经典精髓,不能为求创新丢了根本;关于临床,导师强调了临床的重要性,要在全科实践中补齐临床短板,又能在专科训练中深化优势,成长为符合“健康中国”需求的复合型医者。
这次见面让我不再迷茫,今后我会以医德为准则、以扎实基础为支撑,在中西医融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争取成为能担起时代重任的青年医务工作者。
——2023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彭冠男
与刘爱东导师的见面,如一场思想的甘霖,让我对中西医结合的从医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导师指出,中医与西医并非对立,而是应相辅相成。作为中医学院学生,不应盲目排斥西医,两大学科各有优势,需从多角度相互借鉴。这两种思维的碰撞对我而言是挑战,却也指明了“不通则变,中西医结合”的方向。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导师强调要实现“理论融合”,以理论为指引衍生出实用方法。本科阶段应先夯实中西医各自的基础,再在临床中探索结合之法。导师也指出我们临床学习的不足,提醒硕博阶段若局限于几个科目,难以胜任全科需求,这让我警醒,明白需在学科交叉中拓展视野,同时期待学科融合的规培制度能助力我们成长。
导师还谈及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蕴含古代哲学智慧,需“守正创新”,守住根本的同时与时俱进。而从医的动力,源于兴趣,在于精进医术以帮助他人,更需把握“过犹不及”的度,兼具“信者为医”的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次见面,让我明确了以全科医生为目标的方向,也让我在中西医融合的从医之路上,有了更清晰的思考与更坚定的步履。
——2023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覃琳琳
9月17日下午,我们见到了导师刘爱东书记。此次与青马导师见面,不仅是思想上的充盈,更让我对学习中西医临床医学的专业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导师没有单纯讲理论,而是结合中西医临床实例,让我明白了一名医学生的担当。导师说,医学生应该注重才与德,这让我跳出了课本知识的局限,意识到专业学习与时代责任的紧密联系。针对我之前对中西医思维如何平衡的思考和临床实习中如何更好发挥中西医优势的问题,导师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具体建议。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局限于把二者结合起来,而是要先分别学好基础理论,在以后的实习生活中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了这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和实习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导师还提到中西医临床医学是现在国家的大趋势,青年医者要扛起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未来,我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看待医学发展,在临床中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努力成为能担起健康中国建设重任的青年医者。
——2024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王东玥
9月17日,我们与刘爱东导师在白术社区三楼会议室进行了见面,刘书记围绕学风医德,学业规划以及专业内核来进行指导交流,我们收获颇丰。
刘书记结合自身从业经历,对“学风医德”作出深刻阐释。他强调,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行医的根基,要杜绝浮躁学风,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次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而医德是从医的灵魂,需始终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初心,在未来诊疗中坚守职业底线。
刘书记和我们强调,低年级要筑牢医学基础,多参与实验操作提升动手能力;高年级需聚焦专科方向,通过临床见习积累实践经验。针对专业内核,他指出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要保持终身学习意识,紧跟行业前沿动态,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努力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刘书记还指出,中西医结合不只是治疗方式的结合,更是深层次的“理论融合”,我们要在本科阶段的全科学习中,扎实基础知识,不断培养深化中医思维,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结合治疗,从根本上的结合才是融合,中西并重,提高本领,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2024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秦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