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长宝导师组见面会
每一次与陈老师见面,气氛都非常的融洽且轻松,却让我对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有了远超预期的深刻思考。这场交流没有冗长的流程,更像是一次针对性极强的“方向指引”,每一句建议都精准落在我们最关心的困惑上。
陈老师的细致让我尤为触动,他并未泛谈行业趋势,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关键:专业与就业的关联并非固定,核心在于个人学习的高度。他特别强调,若能持续深耕学业,未来的就业层次与选择空间将截然不同。这番话不仅驱散了我对专业前景的模糊焦虑,更让我清晰意识到“提升学历、夯实能力”才是破局的核心路径。
这场简短的见面会,既是陈老师为我们点亮学业与就业方向的“导航会”,也是与新同学建立友好关系的“破冰会”。未来我会牢记老师的叮嘱,在提升学业高度的同时,与新伙伴相互激励,在青马成长与专业深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2023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齐悠然
此次与陈老师的见面会,让我对研究生阶段的院校选择有了清晰认知,收获远超预期。
会前我最困惑的是“研究生该选本校还是外校”,带着这个问题向陈老师请教时,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两个维度帮我梳理思路:一是分析本校的优势,比如熟悉的科研资源、已建立联系的导师团队,能让我快速进入研究状态;二是客观说明外校的价值,如新环境带来的学术视野拓展、不同学科体系的碰撞,适合希望突破现有研究边界的学生。
陈老师还提醒我,选择的核心是匹配个人职业规划——若想深耕当前领域,本校的资源更易衔接;若想探索新方向,外校或许是更好的跳板。这次交流让我明白,院校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合与否”。未来我会结合自身规划,理性权衡,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2023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代诗萌
伴着新学期的开端,我迎来了和陈长宝老师,以及各位学姐、同伴的初次会面。这份相遇让我格外珍惜。陈老师亲切地询问我们的问题,结合自身经历给予了耐心且细致的解答,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对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
陈老师强调,在青马学院的学习中,要注重阅读经典,从凝聚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著作中,读懂指引实践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要结合事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这些鲜活实践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此外,更要结合自身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相结合,用辩证思维解决学习难题、做到学以致用。
陈老师的叮嘱为我指明了青马学习的路径,我会牢记这份指引,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青马人,不辜负这份相遇的意义
——2024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杨画
今天见到了陈老师,和他的一番交谈,让我收获颇丰。陈老师对青马培养理念的解读,让我明白“青马人”不仅要提升学业能力,更要树立长远格局。
答疑环节最让我触动,有同学提问“如何平衡青马实践与专业学习”,陈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建议我们用“目标拆解法”分配时间,既不荒废学业,也能在青马活动中锤炼能力。我关于“未来职业方向迷茫”的困惑,也得到了针对性解答,陈老师鼓励我们依托青马平台积累实践经验,在试错中明确定位。青马工程不是“光环”,而是培养青年责任与能力的“熔炉”。
这次见面不仅解开了我的规划难题,更让我深知青马身份是责任也是机遇。未来我会带着老师的建议,在青马之路上踏实前行,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的青年。
——2024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孟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