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到,真热闹;
比对联,赛鞭炮;
灯笼红,福字倒;
亮新衣,揣新票;
吃鲜果,喝饮料;
看春晚,熬通宵;
只为期盼祝你新年好!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活起来,年夜饭的名堂也有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


这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然而在除夕团圆之夜
仍有一些可爱的人儿不能归家
他们坚守岗位,守护着我们团圆幸福的时刻,向那些在除夕夜坚守岗位的劳动者们致敬!
同时也祝大家心想事成!吉祥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