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管理学院青马学会在致知楼1330教室开展“在马言马”学习分享会,学院青马学会指导教师王乐然老师,学院青马学会第一期、第二期学员班全体学员参加了本次分享会。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不要拘泥于现在的生活。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并且是对立统一的。所谓对立,二者相互对立和排斥。所谓统一,是指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如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确定的事物,其肯定方面是资产阶级,否定方面是无产阶级,双方是相互规定的,都在同对方的联系中而存在。现存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当它丧失了存在根据和理由时就被新事物所否定。所以这也与习近平语录有相似之处,我们需要不断进步,否则终将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二班 郭思宇

习总书记在提到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的问题中强调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创新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上的创新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创新能让这个国家更有活力,大到治国,小到生活,勇于尝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正是当代年轻人在这个时代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品质。
今天的我们还没有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的大家,我们或许理解不透马克思的经历和他深邃的思想,但是古人有训:“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中庸》;老子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青年学者,要有求真务实、严谨的精神,切记华而不实。
马克思年轻时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从年轻时要为人类幸福工作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马克思的理想、信念。同样,我们也要去探索我们热爱的事业、我们愿意为之奉献的事业。
——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二班 孙炜喆

学习了马恩经典语录第十三条中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这句话。说明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人和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例如美国阿拉斯加一自然保护区养了鹿群,为了不使鹿群受伤害,主人将狼捕杀光。从此,鹿群处于没有天敌的“安乐窝”中,迅速繁殖,十年之后,由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保护区里的植物因被鹿食用与践踏而凋零,鹿本身也因运动减少体质下降,导致大批死亡。
学习习近平经典语录第十三条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二班 刘岩

今天在台上讲的时候是非常紧张的,可是自己讲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要比平时自己学习的时候印象更为深刻,正如自己所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存在的问题。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才能永葆其生机与活力,答好时代的问卷。
——2017级财务管理 郭巧琳

通过此次演讲,我充分认识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时代在不断变化,而我们的创新意识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与时俱进,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才会更加富裕,人民的文化素质越是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越强,所以,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应该多学习习主席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影响身边的人,作为榜样,以后报效祖国!
——2017级财务管理 聂萌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自信的来源,“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有了自信我们就能更加坦然的面对困难和挑战。而马克思经典中所提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我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不同的,人虽然是自然存在的产物但人是有意识的而意识就是使人不同于自然万物的地方。
——2017级英语 李雨萱
分享会结束后,王乐然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把握好时间,争取在规定时间之内,将要分享的内容更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同时要注意结合实际,在具备一定理论高度的同时兼顾现实意义。二是告诫大家要通过学习分享会真真正正地学到知识,不要只做看客,被动参与学习。要自觉地提前学习、提前思考,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摄取相关知识,注重学习体验,提高分享实效。三是要在PPT制作上下功夫,通过分享会切实提高自身的PPT制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