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工程

办公室信箱

导师引领“水”计划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五行计划 > 导师引领“水”计划 > 正文

【青马书香】我和导师共读一本书,读书心得(十四)

时间:2020-08-09    点击:

杏林青马工程开展了青马导师与青马学员“共读一本”计划,选出了《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与信仰》、《马克思与世界》、《哲学导论》四本书籍,导师们通过快递的方式将书籍发放到学员手中,流露着导师对学生的深情关怀,让青马学子在疫情期间接受思想的洗礼。  

王延博导师为导师组学员选取书目为《马克思与信仰》。  

导师简介

 

王延博,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主要从事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医药信息管理与决策、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1部,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等课题10余项,获科研成果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  

【学员心得感悟】  

我和导师共读一本书——马克思与信仰读后感  

王延博导师组吕季彤  

本学期,在王延博导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马克思与信仰》,本书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信仰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围绕作者在“日常生活”“文化自信”“理论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信仰”等主题展开论述,重在解决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全书重申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自信、自强、自尊,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增强自尊的资本和自信的底气;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  

从马克思诞生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已有200年了。这只是世界历史的瞬间,可对中国来说却是沧桑巨变,是从饱受列强侵凌宰割的苦难岁月,到经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走向,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分,与改革开放不可分。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与马克思主义的两次结合。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是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第二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才真正实现了第二次结合。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找到了这样一条革命道路,我们的祖国才能有了今天。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源于他们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集中的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最新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划时代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  

读完本书后,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第一,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第二,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第四,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生活中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没有也无法穷尽所有真理,必须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实践,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好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问题的“总开关。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读《马克思与信仰》有感  

王延博导师组 王烨  

青年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这句话是习总书记所说,这与我所阅读的导师书籍《马克思与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学说,至今仍活跃在世界上,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与信仰》这本书,从四个方面分别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接下来我将用我的理解,对这本书进行一个我的阐述。  

第一个方面是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中的许多学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比如,事物的两面性,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立场的两面,我们得站在两面的立场上去想去看待这些事物。更要如本书中所说,要有烟火气,这在告诉我们,马克思的思想,不仅能用在国家发展国家信仰方面,更适用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它就像一个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第二个方面是文化自信,这恰恰符合于当代中国所走的道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放在世界上的国家中,中国的文化可谓名列前茅,就这样一个文化大国,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文化优势,这是信仰,也是力量,更是保家卫国的武器。就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文化力量让中国人在病毒爆发那一刻自觉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麻烦,也就是不给自己添麻烦。中国的凝聚力,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凝聚力,是最伟大的凝聚力。  

第三个方面是理论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杏林青马工程正是这些责任与使命中的一个践行者。我们的导师肩负着传播理论知识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学员担负着学习和传承这些理论知识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是传承者,我们是中国人。  

第四个方面是信仰,人要有信仰,才有目标,才有方向。当年的中国青年,也就是有了信仰,才有勇气有毅力与众多敌对势力斗争,才有了新中国,谁曾想,如今人人敬重爱戴的毛主席,当面加入革命时不过二十来岁。都说战乱时期出英雄,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  

以上,是我阅读《马克思与信仰》后所思所想,也是我接受青马教育以来心中所思所想。青马的生涯给我人生中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读《马克思与信仰》有感  

王延博导师组金辰蓉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肺炎的大流行让习惯了岁月安好的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不确定。我们因为今年的特殊时期需要居家学习,于此同时我收到了来自青马导师的推荐读书——《马克思与信仰》,让我在这段时期生活学习充实起来,收获颇丰。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翻开书的第一页就让我颇为震撼,信仰就像一盏明灯时时为我们指明方向,人如果没有信仰的活着,那无疑就像是一具游荡在黑夜中的躯壳,而这本书正是帮我们找到信仰,坚定信仰。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为我们解读马克思主义,更是再告诉我们生而为人,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整本书目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与学术性入手,从日常生活、文化自信、责任使命以及信仰四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没入大学时,马克思对我而言更多的只是一种传奇、一种传说,遥远而模糊。对马克思的了解只是在书本上那些许的文字,表面上的成就,对于他本人的了解都是笼统的,我怀着无比的好奇试图以某种方式接近一些这种伟大的思想。而读过这本书以后,我渐渐明白,让马克思在芸芸众生中鹤立鸡群的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在贫困潦倒中勤奋钻研的执拗和毅力,这种顽强的性格令其卓尔不群,并最终造就了伟大的思想。而这种精神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指导意义。  

人活着不可以没有信仰,结合今年抗击疫情的过程,许多党员身先士卒,奋力战斗在第一线。关键时刻,党员先上,并不是一句空谈。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艰苦卓绝的忘我奋斗,奋斗的环境、方式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这么多年来,共产党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一切远远没有结束,就像书的结尾所说的一样,历史没有终结。国际上,错综复杂的局势、或明或暗的各种斗争;国内,我们仍然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都是扛在我们肩上的重任。  

《马克思与信仰》一书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知道坚持信仰才能通向幸福之路。同时让我对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些了解,实在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也会努力在杏林青马工程继续学习,同时加强自己的专业课素养,积极进步,争做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和导师共读一本书  

王延博导师组曲蓝鑫  

在杏林青马工程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时光,和同学们一起进步,和老师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度过了一段十分充实的时光。  

虽然疫情原因阻断了我和青马的见面,但是我们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一起读了《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列宁所说的话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的重新加以讨论,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讨论加以批评,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的确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那个时代,但又超越了所居时代。既是时代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是马克思所言,在整本书真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我觉得这句话的真理性不仅仅是作用于对待科学事业方面,而是在我们整个人生中是随处可见的,所以这句话具有举一反三的功效。讲了人生的哲理,人生的道路也是坎坷曲折的只有我们努力付诸于实际行动,才有可能成功。这句话很精辟,内蕴深奥,给予我们发展的曲折性哲学大理,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的目标,希望我们能够铭记这句话,做新时代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大学生。  

我也被书中的辩证法理论所吸引,辩证法教会了我们处理事的态度,让我们树立了辩证法的思维,这种思维在人生道路中可谓一笔财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告诉我们- -个相对的思维方式,世界上没有绝对运动,也没有绝对的静止,推理而得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好与坏。再进一步,我们可以谈及到角度的问题,做人做事的角度。所以,我认为在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中,根据原理可推论出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给我们内心的小困惑打开一扇门,当你迷茫困惑时,打开马克思这本书读一读,你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随时跟老师沟通交流心得感受,老师的见解,让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更为深厚。  

 

千里传书,陪你共同成长。青马导师与青马学员“共读一本”计划中,每一本书都寄托着青马的关切、师生的情谊,从基地出发,洒向全国,构筑起青春成长的最美风景,彰显着杏林青马工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