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徐永军导师组见面会
很高兴能够再次参加徐老师的导师见面会,这次见面会如同一盏明灯,为我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思政理论学习与专业成长之路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令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徐老师在思政课学习上建议我们,可以多关注时事热点,尝试运用所学理论去解读其背后的深层逻辑;通过分析具体的民生政策案例,来理解我们党制定相关方针政策的初心与考量。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瞬间打破了思政课在我心中可能存在的抽象感和距离感,使其变得生动而具体。此次见面会虽短暂,但其意义深远。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师生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和行动的动员。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我将脚踏实地,勤学深思,自觉将思政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积极投身实践,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负学校与青马工程的培养,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3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肖朵
今日与青马导师见面交流,收获颇丰。导师结合我的学业情况,叮嘱我要平衡好专业学习与思政学习的关系,既不能忽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也要通过思政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在学业上,导师提醒我要主动梳理课程重点,多参与专业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思政理论学习上,他建议我不要局限于课本,可结合时事热点解读理论内涵,比如通过分析社会民生案例理解党的政策初衷,还鼓励我定期复习学习笔记,让理论学习真正入脑入心。这次交流让我明确了学习方向,后续我也会按导师的指导踏实推进学业与思政学习。
——2024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张美慧
怀着几分期待与些许忐忑,我踏入了与导师约定的见面地点。作为青马学院的一名新生,我深知“导师”二字的分量,它意味着引路人、启迪者,更意味着我未来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而这次初见,果然不负所望,如同一场精神的甘霖,让我对前路的方向、肩上的责任以及自身的成长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见面之初,导师和煦的笑容与平易近人的话语迅速化解了我的紧张。他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学长般,亲切地询问我入学以来的感受、对课程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兴趣所在。这种基于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让我瞬间感受到青马学院独特的氛围——这里不仅是学习理论的殿堂,更是思想碰撞、教学相长的家园。在交谈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导师对“青马人”使命的阐释。他并没有空泛地谈论大道理,而是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与我们青年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地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关键在于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他鼓励我们,要带着问题学,要联系实际学,将理论的“天线”接到现实的“地线”上,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意识到,理论学习绝非枯燥的背诵,而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锐利武器。此外,导师对我个人学习规划的指导也让我受益匪浅。当我谈及对未来学业的模糊设想时,他耐心地帮我梳理思路,建议我先广泛涉猎,打好扎实的理论根基,再逐步的聚焦到自己真正感兴趣且具有研究价值的领域。他强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做学问切忌急功近利,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心和毅力。这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此前可能存在的浮躁心态,明白了静心沉淀的重要性。通过此次见面,我不仅明确了下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一种被引领的踏实感。导师的言传身教,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理论素养、家国情怀与务实作风。我深知,成为合格的“青马人”任重道远,但此刻我信心满怀。前路漫漫,惟有奋斗。我将牢记导师的教诲,珍惜在青马学院的宝贵时光,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将今日之所学所悟转化为明日之实际行动,不负学院的培养,不负导师的期望,更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次见面,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它为我点亮了前行的航标,我将以此为动力,扬帆起航。
——2024级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班孜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