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是高等学校学生获得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也是评审最规范、标准最严格的一项奖励。每年全国2000多所高校、近2700万名在校生角逐5万个名额,获奖比例仅为0.2%。2018-2019学年度,长春中医药大学共有16名本、专科生获得该项荣誉。榜样就在身边,优秀从不缺席。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下这些优秀的国之骄子。
No.7:临床医学院——常英杰
常英杰,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临床医学院临床专业2016级1班。现任临床医学院长春市中心医院2016级临床专业班长,曾获校级“五四红旗团员”、“优秀大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获省政府奖学金一次,2018年吉林省创青春银奖、2019年吉林省“互联网+”铜奖,首届吉林省微生物培养皿艺术大赛二等奖。

半路出家——为医消得人憔悴
常英杰原为药学院2016级生物制药1班学生,怀着对医学敬畏,转专业转到了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在课程已过半、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他严格要求自己,课上学习新课程,课下狂补旧知识,每日必去图书馆,每周必学解剖学,就这样开启了漫漫医学的求学之路。实际上,努力终有回报,大一下学期取得优异成绩,并顺利通过六级考试。当再次回忆这段,他说:“坐在桌前,学进去了,真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而真切换来的是,是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令人满意的学习成绩。年年夙夜积跬步,岁岁寒窗苦读书。凭着对医学的执着,研学勤勉,刻苦专研,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大学期间平均绩点3.7,连续两学年综合成绩第一,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
昔日懵懵懂懂,今朝又红又专。作为学校杏林青马工程2016级学员班的一员,在学校大力培养的引领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努力强化自身理论素养,参加各类讲座、读书交流会,将学习落到实处,将思想觉悟提升。一入青马,终为青马人。在两年校青马学习结束之际,投身于临床医学院青马学会,成为负责人之一,策划学院青马实施方案,认真配合指导教师工作,切实落实工作任务。在此期间,开展“先锋开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树立模范先锋,传播榜样力量,带动周边人共同一路前行,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一路成长——更上一层楼
昨日小白上场,今日大将上阵。问他大学最值得回忆的一件事是什么,他回答说:“是太极拳,让我知道了我有多大的潜力”。因为一时兴起,因为想在新学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二报名参加了学院的太极拳训练,晨起晚归,开始了近1个月的训练;大三,依旧报名,高标准严要求,“扎马步”要更久、“重心”要更低、“动作”要更流畅,努力总会有报,金子总会发光,以领队的身份披卦上场;而大四,又主动挑起太极拳总教练,每天下午从医院实习归来,开始晚上太极拳训练;每日清晨,匆匆赶回医院,开始一天专业学习。克服疲倦,克服距离,一日复一日,两头跑两边忙。曾问为何如此辛苦,他说:“人生,不能总说不行,因为我知道潜力是巨大的,正如我常说,我这个人做的很慢,但从不退缩”。
他日潜心磨炼,今日厚积薄发。除学习之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日常参加各种校级比赛,磨砺自身本领。在学校积极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之际,转战“创新创业”,与伙伴们齐策划共奋进,并获得2018年吉林省“创青春”银奖、2019年吉林省“互联网+”铜奖。同时,在老师认真指导下,参与微生物培养作画的创作,其作品获得首届吉林省微生物培养皿艺术大赛二等奖、三等奖。问他为什么大学要参加这么多活动,他回答说:“最精彩的时刻莫过于大学这几年,那为何不珍惜利用。”

医路前行——直挂云帆济沧海
正处大四阶段,是最为艰辛最熬人的时刻,既要学习更多的专业课,又要每日步入临床,进行科室轮转。因为亲自见过病人痛苦,更加清楚医生这份职业背后的重担,要对得起病人的信任,不负白衣这身战袍;因为带教老师的日常教导,更加懂得医学是条漫长路,要耐着性子,忍着孤独,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医学更是如此。
和大多数人一样,要考研上岸,考取心意的大学,因为这样离当医生的梦更近些,能够担得起治病救人的责任,真真切切地去践行当初的医学誓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为此,更加铆足了动力学习,勤勤恳恳把基础扎牢,夜以继日将专业学透;在大学五年的关键时刻,拧紧链子,学好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临床技能,在医路上追逐梦想。而在漫漫求知路上,他也始终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