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毕业季】刚好遇见你
杏林青马工程2017级学员班 孙郡
初次相遇,是2017年刚刚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打开学校官网仔细浏览,满足自己对新环境的好奇。这时,一张图片吸引了我,是挂在校园里的一张横幅,上面写着“杏林青马工程…”,下面关于杏林青马的简介我读了好多遍,心想“青马太好了,他们太优秀了”。再次相遇是2018年4月我报名参加青马选拔,最后从青马面试回来等待结果的那些天仿佛过得特别漫长,等呀等,名单终于下来了,我也是一枚准青马学员啦!

相遇·思想提升
从最初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开始,学习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学习习主席讲话、学习党的发展历程等等,思想理论的提升贯穿青马学习的始终。记得第一次导师见面会,导师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摇摇头说不太清楚,导师告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指导生活、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辩证法教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从那时开始我才明白,学习这些我平时认为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不是为了束之高阁,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运用,是为了更加透彻的看待事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爱看新闻、爱关心国家大事了,新闻联播也能听得津津有味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一些言论或者事情我可以独立的进行思考与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不追星的我也开始有偶像了,他们是科学家、是军人、是警察、是医生,是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奋斗者。

相遇·实践淬炼
还记得那些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一起到基地整理书籍、进行洒扫,冬日里我们一起为基地门窗加上保暖措施,一起清理校园内白色垃圾,一起种下青马林,一起…还记得我们一起前往人民药业制药厂、东北沦陷史馆、科技馆、航空大学…还记得我们一起到辽源、到通化…最触动心灵的是到通化重走抗联路、到井冈山实践学习以及走进边防哨所。当平日里的一个个红色故事、一段段红色历史真实的呈现在眼前,我逐渐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寥寥数字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在到边防部队之前我以为自己做足了心理准备,去了之后才发现,那里的生活比自己想象的要枯燥,我们每天可以安心学习工作,背后是他们在用青春为我们保驾护航。
渐渐的,我们从最初的互不相识,变成了好朋友、好姐妹;我也从最初的稚嫩,变成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相遇·良师益友
良师:最重要的是,在青马,我遇见了自己的导师孙伟义老师。是老师的肯定和鼓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是一次次见面会上的交流让我找准未来的方向。老师可能不知道,有时您无意间的一句话就能给我带来醍醐灌顶的效果,避免了很多弯路。记得开始时,我们几个学员看到导师是学校的领导,觉得可能会有代沟等,都比较紧张,最后决定由组里唯一一个男生去跟老师接洽。两年时间过去了,第一次导师见面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导师则更像是我们的大家长,为我们解疑答惑、指明方向,包容我们的缺点和不足,理解、鼓励和指导我们。我想,不论以后怎样,我都不会忘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不会忘记我们这个大家庭。
益友: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起走。两年相处下来,在我心里每名学员都是优秀的,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这个团体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与积极,希望我们能够友谊长存。
最后,用我在结业汇报时的一段话再次表达对杏林青马的喜爱与感谢:“两年来,感谢齐勋老师为我们忙前忙后,感谢马院老师每周三下午用休息时间为我们开展思政课,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平台,感谢孙伟义导师对我们的教诲及支持,感谢各位可爱的青马学员我们一起走过这两年难忘的时光。感谢杏林青马工程让我认识不一样的自己,看见不一样的世界。”!